新 周 期 资 讯
证券法律宣传广场 股票金融资讯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无锡新周期科技有限公司 >> 投资理财
新周期资讯
推荐文章
 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支持保税
 商业银行不得代销私募基金?多家银行确
 一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76.49
 金融稳定法草案迎来二次审议 拟作三项
 审计署通报 4家银行超680亿元被挪
 全球大钠电池储能项目投运 业内人士这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显示:AI编程工具对
 央行喊话“借债”冲击波:超9成纯债基
 哪吒汽车赴港IPO!上年亏损近70亿
 A股异动丨天地数码盘中大涨超16%
 房地产重磅会议将开,楼市“银十”持续
 多部门联手“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迎
 “游戏科学”跻身“顶尖发行商排行榜”
 我国刷新全钙钛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又一卫星发射成功,国内卫星互联网进入
 新胶产量释放仍不及预期 橡胶市场价格
 市场心态仍脆弱 预计短期螺纹钢期货呈
 A股三大指数反弹:沪指涨近1% 游戏
 A股三大指数反弹:沪指涨近1% 游戏
 三大指数放量反弹全线收红,AI眼镜概
投资理财
金融科技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5/14   阅读:62263
金融科技(即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于2011年被正式提出,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3月发布了金融科技的首份世界报告,初步定义“金融科技”即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是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与产品进行革新与拓展。目前,全球金融科技业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四个部分。

从技术对推动金融行业变革的角度看,可以把金融科技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金融科技的IT阶段,
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以银行等机构中的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金融阶段,
主要是为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渠道来汇集海量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本质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阶段,
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以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为代表。

目前,中国正在从互联网金融阶段向金融科技阶段发展的调整期。

未来金融科技有以下两大发展趋势:
第一是人工智能即智能投顾,
通常就是指机器人通过资产组合理论相关的算法来搭建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第二是区块链技术,
它有可能会重构金融行业底层的架构,降低信任风险,每一个数据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内容和记录历史,提高了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而且具有灵活的架构,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实现共享金融的效果。

金融科技具有跨界化、去中介化、分步式等特点,不仅对传统金融风险有影响,随着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机构运行方式也会引起新的风险。去中心化可能使整个产品和机构的风险更加分散化,更具传染性。跨界化使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加剧,监管边界在模糊,可能会存在监管的空白地带。去中介化对于过程的影响。分步式导致风险的传染会加剧,智能化导致我们对于人或机构的风险将转化为技术风险。

金融科技在提供跨行业、跨市场、跨机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会使金融风险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特别是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特征更加剧了风险的外溢性。与传统金融相比较,金融科技创新不仅会强化金融的固有风险,还可能产生“黑天鹅”事件。
 
文章来源:转载中国金融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任何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何要了解股市、财务、和理财
下一篇: 没有了
手机:15906198382    联系人:朱经理    E-MAIL:logtin@163.com    公司地址:无锡市梁溪区清扬路金匮苑44、45号1802单元
Copyright  2024   无锡新周期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www.wxxzqkj.com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苏ICP备2024137511号
免责声明: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极限化违禁词",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不支持以任何"违禁词”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广告法》的变相勒索行为!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素材来源互联网,我们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不接受任何变相勒索行为!